网站首页  规章制度  公开指南  公开目录  公开程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献礼十九大】扎根文化圣地 打造文化名校

信息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发布日期: 2017-09-19浏览次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彰显了党中央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

我校设学孔子故里、文化首善之区,是一所因孔子而生、因时代而兴、因文化而盛的大学。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文化繁荣复兴,是学校与生俱来的使命。建校六十多年来,一代代曲师人始终葆有对文化使命的高度自觉,传承文化禀赋,涵养文化品性,熔铸文化风骨。

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讲话”精神,把“文化立校”提升为学校发展战略,从“卓然而立”“守正开新”“以文化人”“就道弘道”四个维度入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扎根文化圣地,打造文化名校。

卓然而立——优化“文化立校”的顶层设计

卓然而立,是对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的描述,它依赖于学校对自身特色发展战略的科学评估、准确定位和高度自信。曲师大的文化特色是学校差异化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曲师大地处儒家文化发祥地,坐拥无可替代、取用不竭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得天时”“坐地利”“拥人和”的历史机遇。为此,学校将“文化立校”提升为重大发展战略,在办学理念上把文化从“用”提升为“体”,从强校手段提升为立校根本。

贯彻文化立校理念,《曲阜师范大学章程》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研究、传播与普及”作为重要使命担当,将“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曲师学子标签式的文化素养,将“发挥地处孔子故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特殊路径,以立法的形式纳入顶层设计系统之中。在战略层面,学校将“文化立校”列入“十三五”事业规划,将“具有卓越文化追求、独特文化标签、突出文化优势”写入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学校出台《“文化立校”战略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学生、学者、学术”三个中心,重点实施五大文化建设工程,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学校办成最具传统文化气质的大学,成为曲阜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级示范区的重要一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着力点、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开放办学的发力点、事业发展的增长点。

无论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校训,还是“弘毅致远之韧性、崇真尚实之睿性、立己达人之德性”大学精神,以及校徽“二人对话式”核心设计、校歌“犁牛之子”的核心概念,这些组成大学文化系统的核心元素,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得到了广大师生校友的高度认同,成为维系天南海北曲园人的情感桥梁和价值纽带。

“文化立校”的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为学校特色立法,成为强化价值认同、凝聚师生共识、提振改革士气的重要催化剂,为加快事业发展汇聚起强大合力。

守正开新——培固儒学研究学术高地

守正开新,就是守学术正脉、文化正道、价值正本,开风气之先,创思想之新。通过打造高端平台,延揽高端人才,产出一批具有国际话语权的高端成果,培固儒学研究学术高地。将儒学源头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术优势,推动中华文化从“形成话语圈”到“掌握话语权”的转变。

打造高端平台:实施“学科筑峰”计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发挥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巩固强化儒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学校中国史学科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以儒学为特色的博士授权一级学科,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方阵;设有唯一的人文社科类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山东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985”大学,组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发起成立“东亚儒学联盟”;成立山东省首家国学院;策划推出了“孔子大讲堂”等高端学术论坛;学校被誉为国内经学研究八大重镇之一。

延揽高端人才:实施“学术特区”计划,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政策、人才、经费方面的特殊支持,汇聚了一批名师硕儒。目前,在儒学研究领域形成了包括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教学名师、泰山学者等一大批高层次专家学者。李学勤、杜维明、陈来、郭齐勇等国学大师担任学校特聘教授,郭沂、林存光、王钧林、杨朝明等著名专家,都曾在曲师大执掌教鞭、弘文励教;马士远、宋立林等学校自主培养的儒学泰山学者,已经成长为学界新一代旗帜性人才。

产出高端成果:学校整合资源,凝练方向,引导文学、教育、哲学、外语等学科与儒学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多视角多层面研究儒家文化的科研体系,取得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出版了7卷本《中国儒学史》、21卷本《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66卷本《中华伦理范畴丛书》;“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是山东省属高校第一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两汉<尚书>学研究》入选国家社科文库,并荣获山东省社科特等奖;《儒家文化与国家软实力研究》获批山东省文化重点项目。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十卷本《葫芦文化丛书》,由国内外文化研究、民俗研究、艺术研究等领域的4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历时两年编纂而成,是我国第一部对葫芦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并对有关史料、文献、图像等进行梳理集结汇编的大型丛书,被学界誉为“填补国内外葫芦文化研究空白之作”。目前正筹备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国学十三经注疏》编著,预计投入科研经费1.5亿元,将成为孔子儒学研究领域的又一扛鼎之作。

以文化人——构筑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以文化人,就是注重育人从“授业”“解惑”向“传道”的转变,推动教化从“外烁”向“内求”的回归,以优秀传统文化铸魂,为青年人生之路奠基。让传统文化精华浸润学生心灵,涵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和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

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曲师大构筑起“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为载体、以人文环境为支撑”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这一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批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此外,“高校国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儒家优秀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等多个项目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了传统文化公共选修和国学修养公共必修两大课程模块,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家人生与道家智慧》《<论语>中的孔子智慧》《中华元典与人文修养》等由60余门课程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生修读的全覆盖。成立了“国学‘两创’教材协同研究中心”,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编写精品教材、开发特色课程、建立网上课堂,学校主编的《中华颂·国学经典读本》被海南、湖南多个省份采用。

以素质拓展为载体:学校充分发挥素质拓展活动的载体作用,倡导“一院一品”、课内课外一体、网上网下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了以“诵读”“博文”“演艺”“书写”“雅乐”“孝德”等为主题的精品活动和学生社团,夯实了文化育人第二课堂,形成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品牌活动。马列与儒学“双经典”研读工程、圣地儒韵、弘道明知等3个案例,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孔子文化月”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山东省一等奖,“洙泗学社”入选全国百优大学生国学社团。

以人文环境为支撑:环境是无声的课堂,环境育人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支撑。无论是校园整体规划,还是学生休读点的设计,学校都将孔子故里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庄严肃穆的孔子像、古朴雅致的曲水亭、曲径通幽的萃华园、随处可见的经典人文石刻,都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价值情怀,无声地熏染着大学生心沉气定、沉潜从容的人格气质。即将动工的八百亩校园新区,秉承儒家思想礼乐相成理念,规划为中国传统建筑群落,其建筑布局和文化景观将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就道弘道——搭建普及传播立体平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曲师大图书馆的正门是一座牌坊,上书四个大字,拾级而上见“就道”,阔步而出见“弘道”。这座牌坊与西联教室一样,见证着曲园人就道以行、弘道为任的使命情怀,成为广大师生校友心中的精神地标。

传承依靠弘扬,创新为了弘扬。学校瞄准国内与国外两大坐标,着眼人文普及与文化传播两大任务,搭建起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民间、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立体化平台。

抓住关键群体,推动民间普及。学校围绕官员群体、乡村民众和教师群体,开展儒学普及教育。积极参与山东省委组织部、济宁市委组织部等筹建的曲阜干部政德学院的建设工作,承担课程开发、课堂讲授、教材编写等重要任务。建设山东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基地,组织专家团队、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培训体系,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广大教师投身“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贴近百姓生活,编写传统文化普及读本、创作影像作品、打造精品演出,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儒家文化。近年来,学校出版了《孔子文化十五讲》《探秘孔子家语》《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等一系列普及性传统文化读本,面向社会开展孔子儒学讲座400余场次,拍摄制作地方非遗视频作品数十部,与“中国山东网”合作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频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拓宽交流平台,促进文化传播。学校加强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汉办、山东省文化厅、济宁市政府的紧密联系,打造了一批儒学学术支撑基地和儒学特色文化智库。与国家统计局共建了“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着力提升在世界教育领域话语权;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领导下,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着力提升中华优秀教师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整合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优势资源,建立儒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翻译了一批儒学经典和普及读物,承担了高层次重点文化建设和交流项目。学校依托在加拿大和韩国设立的两所海外孔子学院、与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创办的孔子文化大学,以及50余所海外友好关系学校,不断扩大传统文化与儒学研究的海外“朋友圈”。深入推动学者互访、学术合作、学生互派,联合举办“中国-希腊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经学国际学术高端论坛”“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等一系列高端国际论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话语平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学术高地。

大学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讲话”为指针,扎根孔子故里,守望中华文脉,推进“文化立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担起中华文化复兴的神圣使命,努力建设孔子家乡的文化名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一所大学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纪洪涛 宋广新  来源: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编:刘萌)